Industry news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林业创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Release Time:2024-8-22 15:18:47

  我国新修订的《森林法》于2020年7月启动执行,其中第六条提出“国家以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分类经营管理,突出主导功能,发挥多种功能,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开启了我国以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经营为标志的现代林业发展。

  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入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与发展路径,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大力推进林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林业新质生产力,对于推进我国林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如何落实“以新质生产力理念推动林业创新发展”?近几年,森林经营国家创新联盟成员单位北京中林联林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森林经营团队在联盟专家陆元昌研究员的带领下,通过森林经营国家创新联盟、国家林草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与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联盟成员单位的专家紧密合作,对这个主题有了一些深入思考,开展了一系列具体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初步经验和成果,在此略作总结以供行业内外同仁参考和讨论。

01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原理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创新,创新的科学机理是扩大系统要素和边界,构建新的要素关系和系统结构,促进新与旧的系统要素和传统与现代技术间的交互作用,从而形成更多要素关系的非线性联动作用,产生更多和更大的协同合力来推动系统整体功能快速发展进步!

02形成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思路

  具体到林业行业,我们认为林业的基本特征不是以树木为对象的土地耕作体系而是人与自然交融发展的多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体系,所以认识和利用经营力与自然力的协同作用是林业行业区别于农业或其他行业的本质特征,也是形成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着力点。为此我们提出以森林生态系统协力经营理念支撑和形成林业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思路,可简要表述为以多功能森林生态系统整体为经营空间、以传统和新增系统要素为作用对象、以人与自然协同合力为作用机制、由近自然特征的森林经营技术体系构成的、具有支撑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特征的新型森林经营模式。

03推动林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改革要点

  森林生态系统协力经营理念推动林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改革要点可以用“多功能、近自然、全周期、全要素”这四个主题词来表述。

多功能

  多功能森林经营是以在林分或小班层次上同时实现森林的供给、调节、文化、支持功能中的2个或以上功能为经营目标的森林经营。这即意味着压缩计划性大规模控制和干预自然的轮伐期林业经营的规模,并转向以生态系统为对象的近自然经营道路,也就是两类经营政策要向多功能经营政策改革发展。多功能森林具备以下特征:

  同时发挥2个以上或全部森林的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等四大类功能的、全部或部分采用人工播种或苗木栽植营造和培育的森林;

  造林和补植的树种可以是适应立地的外来树种,也可以是乡土树种;

  林分可以是由一个树种构成、两个树种混交或多个树种构成;

  森林的年龄结构可以是同龄单层的或异龄复层的。


近自然

  近自然经营是基于自然的林学概念、细化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系统尺度的近自然类型和近自然度等基本控制指标,设计不同经营强度的森林经营模式。其价值核心是人与自然在森林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方向上合力经营。所以在新质生产力要求下,森林产品的设计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模式下实现,比如:

  森林抚育采伐作业,一方面要获得有价值的木材,另一方面要使部分优势木获得更多营养空间而继续更快更好地生长;

  林间林下补植苗木培育二代林分、药材作物或营造森林景观时,若兼顾天然更新促进和避免全垦种植,则经营者省工省钱,自然受益于“本性天全”的多样性维持和乡土植物自然发展,社会公众受益于多种森林微景观改善和美化、水源涵养及碳汇能力快速提升等生态功能进步;

  在林下人工引入食用菌的种植,需要通过人工辅助的共生-腐生性大型微生物的处理,经营者获得食用菌,同时让森林生态系统受益,体现在微生物多样性提高、枯落物分解、土壤肥力进步和整体活力改善等效果;

  林中防火和用水功能的小微水源地建设,可同时作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水源地;

  未来,相当大部分的森林生态系统良好发育,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种群均获得良好发展,届时,有限利用部分野生动物的狩猎活动,也要以维护森林天然更新的活力并维持生态系统食物链完整通畅为基本目标,… … 等等。

全周期

  全周期经营是由传统的“森林经营周期”概念结合异龄林特征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森林经理学科技术概念。在传统的森林经营技术中,经营周期是指一次收获到另一次收获之间的间隔期,主要有轮伐期(rotation)和回归年(又称择伐周期,cutting circle), 轮伐期主要用于单一结构和功能导向的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等林种的轮回周期计划;回归年(择伐周期)则用于天然森林按异龄林的经营中,是根据材种或径级要求的2次主伐收获之间的间隔期;它们突出的特征都是注重对最终产品的收获利用而淡化了其他阶段的培育处理。在生态环境建设要求森林向异龄林状态经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人工林发育的龄组划分技术指标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全周期经营突破种植模式特征的“幼、中、近、成、过”五个龄组阶段限制,从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发育的“森林建群、竞争生长、质量选择、近自然结构、恒续林结构”五个完整阶段来认识和引导经营过程,这个森林发育阶段划分指标体系是一个森林经营的新型时间指标序列,与主要树种目标直径指标的结合使用是实现多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与传统森林经营技术相比,“全周期经营”概念上也是一种经营周期,但是在以下2个方面有改进。

  时间范围上强调了森林作为生态系统在提高稳定性和生长力目标下的整个发育过程,而不是以数量成熟、工艺成熟等单一利用目标导向的短期过程,即是“森林生态系统整体性原则”的时间表达;

  涵盖了针对森林各个发育阶段基本特征的各种促进性经营活动和作业处理,而不只是收获利用的作业,即是“森林生态技术性原则”的表达,所以在全周期经营技术中,对成熟林木的主伐利用同时也是调整森林结构和促进森林更新的手段之一。

全要素

  全要素经营是把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以大乔木为架构的植物子系统、以微生物促进为切入点的土壤-微生物子系统、以小动物和鸟类为核心的野生动物子系统、以缓解瓶颈因子为重点的系统限制性环境子系统等四个下级系统的“人力-自然力”协同经营的技术,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分解与再组织。全要素经营是通过近自然的途径,按以上四个核心结构要素(子系统)和关系来设计全面的经营措施,把人的经营力量和森林自然的生长力量科学地结合起来,以产生更大的系统层的协同合力来推动森林快速生长发育的创新性森林经营途径。

应用案例

  森林生态系统协力经营理念的技术应用领域为生态和生产兼顾的人工林多功能经营、天然林保育经营、退化林修复和森林资源动态及经营成效监测评价等方面,并在森林康养的中国模式方面有创新发展。主要特征和表现是通过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物质生产、文化景观、基础支持(双碳战略)的多功能开发,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林业发展理念,为山水林田湖草沙陆地生态系统的生命共同体建设提供一种依托树木和森林基点的技术路线和应用模式,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新型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体系。

  案例一  中林集团福建省国家储备林生态系统经营

  2022年6月至2025年6月,中林联为中林(三明)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国家储备林生态系统经营创新技术实验与示范建设服务技技术培训。专家组通过调查研究中林集团在福建三明收储的国家储备林自然和社会经济特征和存在问题,按典型森林经营类型分析提出了森林生态系统质量提升抚育经营的关键技术,并进行示范林作业设计。具体成果为《全国林改试点项目国家储备林森林质量提升技术方案》《全国林改试点项目国家储备林桉树退化林修复示范林作业设计》《全国林改试点项目国家储备林马尾松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示范林作业设计》《全国林改试点项目国家储备林珍贵树种和短期作物应用技术示范林作业设计》等。在实施期间,项目专家组内部及外聘短期专家,数次到现地,开展技术培训、指导以及相关产业模式发展的研讨等。

  案例二  北京市国家级公益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为了全面提升北京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社会及生态价值,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自2017年委托中林联启动“北京市国家级公益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标准示范区规划和经营方案编制”工作,以建立新型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经营技术体系为特征、以典型森林类型经营示范为重点、以技术推广到全市山区年度抚育经营实际应用为要求,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支持下持续执行至今。本项工作以系统工程中“整体性”、“综合性”、“科学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理论为指导,基于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解构和再组织系统工程分析,将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上文提到的四个子系统,技术研究以要素间和各子系统间协同合力开发实现系统快速提升为目标,研发和示范了由四个关键技术子系统构成的兼顾景观(小流域)-林分-单木尺度上的北京市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关键技术体系。创新点主要体现在构建了北京市森林生态系统全要素精准抚育经营的技术体系、构建了“作业设计-技术施工-检查验收-投入标准”全过程一体化森林经营技术和管理的系统工程体系、构建了“景观-林分-单木”多层次一体化经营技术体系等方面。

  案例三  贵州全省森林质量提升技术指导及成效监测

  受贵州省林业局委托,为贵州省提供全省森林质量提升技术指导及成效监测服务(2022-2024年),基于贵州省树种结构调整提高森林质量的整体要求,对习水县、织金县等六个试点县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具体包括指导试点县编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作业设计);每个试点县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主要森林经营类型划分,并进行示范样地(以小班为单位)作业示范;编制试点监测方案并汇总监测数据进行报告编制。2024年底将提出全省监测总报告,筛选出符合贵州省的森林质量提升模式,并编制《贵州省森林质量提升路径探索(初定名)》。

  案例四  广西玉林国家储备林多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项目以玉林市国家储备林建设为载体,提出了玉林市南流江、九洲江和北流河源头现有桉树等人工商品纯林从传统经营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过渡的技术实施方案,通过对水源地森林进行多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关键要素及系统关系的经营改善,在继续提高水源涵养等生态支撑功能的同时,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项目通过创新设计实施“桉树+珍贵树种+食用菌”等经营类型和作业模式,增加优质木材资源储备,促进八角、肉桂、油茶、沉香等的产业发展,对推动玉林市乡村振兴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由于长期对森林经济效益的单一追求,广西大多数商品林为桉树、松树、杉木单一树种纯林,森林结构及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森林资源和林地退化仅靠精准抚育作业难以见效。玉林市率先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中引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理念,创新开展多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试点建设。据悉,该项目经营设计和作业理念在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中的应用尚属首次,为未来广西国家储备林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随着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深入,可以预见后续将在新型生物多样性经济学理念支持下开展国储林多功能价值产品化系统工程体系等建设,进一步扩大系统内涵和边界。因此,进一步推广、实施森林生态系统协力经营技术体系将在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百年变局发展过程中创造更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文化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